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靈程日記 舊約10撒母耳記下05-06章839天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靈程日記 舊約10撒母耳記05-06

8392012828 (星期二)

安靜反思︰

靈修黙想

以色列的長老見大衛已成強勢崛起的君王,才與他立約,他們經過多年的認定觀察才願意膏大衛為以色列的王,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認定了耶和華揀選了大衛,但是在形勢比人強時才順服,有朝一天見勢色不對就會擁立另一個王,猶大支派跟以色列其他支派分裂的苗頭早已出現,這早在押尼珥立掃羅兒子伊非波設,其他以色列支派擁護,就顯示他們今天支持大衛並非真心實意,大衛從來沒有計較,他只等候神為他預備的時間實現,無論是要取得耶路撒冷趕走耶布斯人或是對抗非利士人,他每步行止策略都詢問耶和華的旨意。

大衛登基時已是三十歲的人了,之前的十年、廿年他都過着軍旅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看中了耶路撒冷是希望尋得一處安穩的地方,他有意要長久做王了,不排除他此刻想安頓了,他做王四十年和掃羅做王四十年所不同的是他真的要做像外邦人的王,可以安頓下來,是否可以享樂,相信不是他最初的原意,後來耽於安逸是後話。這個耶路撒冷地理的優越不是先前的猶大支派祖先和所屬的便雅憫人看不中,而是他們不能把與城共存亡的耶布斯人趕走,耶布斯人跟大衛的話與其說是輕視,例不如說是即戰到一兵一卒剩下瞎子和瘸腿的都誓與城共存亡,是那麼有決心。這城是耶和華賜予大衛家的,讓他與後裔可以在這裏一直作王,先決條件是他們要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萬軍的耶和華與他同在,他才可以降服四鄰,此時的大衛明白自己可以做王的原因,他知道是「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撒下五12)他是代理耶和華行使王權,真正的王是耶和華,他不是傀儡,他是攝政王,不同的是耶和華不是傀儡,他要明白耶和華對他子民的心意。

大衛一連兩次打敗非利士人,他每次行軍都去求問耶和華,他明白到,不是自己孤軍作戰,而是耶和華為他們作戰,不是靠自己有甚麼能力,是耶和華為自己的名在他們前面作戰,也在後方支援,最終大敗非利士人,他們連自己隨軍偶像也來不及拿走就逃散,大衛吩咐人用火焚燒 (代上十四12),他認識到耶和華是忌邪的神,絕對不能容許偶像的存在,我們的心思言行都在神的掌控中,也應知道,我們要為耶和華的名爭戰,大衛能夠打遍非利士人全境,這是史無前例的,是從來未有過的勝利,是因為耶和華為祂自己的名爭戰。上帝感動人心為自己的名作事,我們若為自己有所保留,祂可以賜的福氣也是有限的。

至於約櫃運送到耶路撒冷,根據出廿五14-15;民四1518-20的律法規定,不能用牛車,這是非利士人—不信的人想當然的運載方式,約櫃應該由利未人哥轄的子孫用扛抬的方法運送,不能用手觸摸,大衛既然定都耶路撒冷,都是靠着耶和華的力量將原居民耶布斯人趕走和打擊非利士人,他都有求問耶和華,但搬運約櫃看來就掉以輕心,或許他不太明白約櫃的象徵意義,他當然明白這是耶和華與神同在的表徵,神聖是神聖但可不可以侵犯,他不大了了,不求問,不去認真探究運送方法,就貿貿然以牛車運送,這就是大衛的失察,他以為這比較行軍和遷都是小事,或許,耶和華都接受他們以牛車來運送,只是不可觸碰,在大衛身邊不是有亞比亞他大祭司嗎?不是有迦得先知嗎?不是有眾多利未人嗎?至少有人熟悉律法嗎?為甚麼沒有人建議應用何種方法運送呢?聖經沒有記載,但三萬人去迎接是一個龐大的隊伍,無論如何我們看得出,大家對迎接約櫃—神與我們同在的表徵掉以輕心是可想而知了,或許,我們會憑着自己經驗、學識和歷練了事奉上帝,以為只要盡心盡力就行了,忘記了盡性盡意,要明白神真正的心意去事奉祂,三萬人興高彩烈,最終弄至搞出人命,大衛的反應竟然是意興闌珊,索性將約櫃存放在寄居的外邦人俄別以東的家,他沒有反思究竟有甚麼不對勁,這是他因為納悶,因為反高潮不知所措,或許大衛想炫耀一下自己真是耶和揀選的君王,一直在遷都、擊打非利士人和受全國上下擁戴等事上足證耶和華保守,真的很順利,本來想全國君民同慶在他治下歌舞昇平,神人共慶。這本來是自從撒母耳離世以來以色列國境難得一次舉國歡騰的盛舉,就是一眾政治和屬靈領袖昧於對神真正的認識而導致出這差錯,真是始料不及。

大衛先前勞師動眾運送約櫃招惹神憤怒殺死了好心做壞事的烏撒,原因是甚麼呢?難道約櫃同在的好處人無法分享?我們有沒有想過事奉時分享不到事奉的福樂,但反而受到負面的影響?為甚麼耶和華反過來祝福無甚麼關連的俄別以東?怎樣祝福他們一家呢?受福氣的程度終於讓大衛反思過來,我以自己的方法來「慶祝」神再次與祂的子民同在,落得如此納悶的局面,他終於查看律法的要求了,我們絕對要順服神的話語,尤其是說得明白清楚的話語我們沒有自行忖度的餘地,運送的方法說得那麼明白透徹,大衛再去翻查,耶和華的心意不一定難明白,只不過我們以為自己跟祂的關係已經那麼深,無傷大雅嘛,我們以為事奉上帝得不着祂祝福,反而會透支,我們認為我們如此事奉就是理所當然的,必然會蒙神悅納,也得着弟兄姊妹稱讚,但到頭來事與願違,我們也許會像大衛般無所適從,但看到別人滿有喜樂又不知何故會有點酸意。據代上十五2大衛終於明白怎樣扛抬約櫃,必須神所選定的人才能合資格做祂的事工,這是神的法則,我們要不要遵守順服。

LZV  1 Chronicles 15:12 (大衛)對他們說:「你們是利未人父系的首長;你們和你們的族弟兄都應當潔淨自己為聖,好將以色列之上帝、永恆主的櫃、接上來到我所給豫備的地方。 (1Ch 15:12 LZV)

他指出你們既是利未人的領袖,本來就是蒙揀選要事奉耶和華的人,

LZV  1 Chronicles 15:13 因為你們先前沒有這樣作過;永恆主我們的上帝便突擊(同詞:沖破)了我們,因為我們沒有按規矩尋問他。」 (1Ch 15:13 LZV)

為甚麼我先前這麼無知呢?我所做的就徒勞無功,該負責的人失職應查究清楚連累大家空跑一場,這真的是對我們這些將來牧會的人慎之戒之,但大衛作為合神心意的君王是不能自滿的,他知道,讓我們好好自省自潔,在哪裏得罪罪耶和華,就在那裏站起來,耶和華是聖潔的神,事奉祂的人必須自潔,上帝沒有「闖殺」我讓我還有生命氣息,是祂的恩典。這約櫃不只是屬於俄別以東的,也不是屬於大衛的,他也曾沒有約櫃在身邊的日子,上帝不也是一直保守他可以先避過掃羅的追殺,不也是先膏立他做猶大的王,之後昂然進入耶路撒冷做全以色列的王嗎?他雖然歡欣雀躍,但也戰戰兢兢的不容有失嗎?那些負責扛抬約櫃的利未人每走六步沒有遭到耶和華懲罰完無缺,安全無恙就獻牛和肥羊為祭,這是相當謹慎,是過了頭嗎?不過,禮多神會怪嗎?總好過失卻了禮做出不合神心意的行為,他學乖了,他感謝神的保守,這是感恩祭,我們事奉神要先自潔,也要敬畏神,當然大衛手無足蹈歡喜若狂,是因為他終於可以討神喜悅,不用再擔驚受怕,這是讓人歡喜莫名的事,米甲的輕看是無知,她認為大衛有失君王的身分,可能她以為應像她的父王,或許她也有種酸溜溜的感覺,她認為大衛的「失儀」不是她,中愛慕的丈夫—「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跳舞狂歌不是一個君王所為,我們在神面前只要是發乎內心的敬畏,或是歡樂或是黙想都是神所喜悅的。

 

祈禱回應︰主啊,感謝祢一直對我的寬容,不住的藉着聖靈的提醒,要我放低我對祢的成見,或是更要放下自恃,不能再倚賴自己的聰明經驗或知識,而要像大衛再次扛抬約櫃時種敬畏,六步一獻祭,珍惜神保守,卻不輕看自己要敬虔過每一刻,也更要謙卑順服,知道不是我事奉神就必能蒙祢悅納,若不自潔自守,若不認真讀祢的話語,明白祢的心思意念,不能蒙祢悅納,求主教導我如何更深明白祢的心意,遵行祢的話語而行。祈禱是奉主名求。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